抵制“网暴”,没有局外人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繁荣发展,网络暴力问题也在虚拟空间中悄然滋生。

1994年,中国首次接入国际互联网,第一代网民伴随着BBS(网络论坛社区)诞生,中文网络互联时代就此开启。

早期,在大规模的网络暴力事件出现之前,互联网一度出现过“论坛文化狂欢”的现象。

2009年7月,贴吧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网络“玩梗”事件。当天上午,百度贴吧里的一句“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近乎调侃式的帖子,在短短的6个小时引来了超过39万网友的点击浏览,并产生了近两万跟帖。更有网友特意注册“贾君鹏的妈妈”“贾君鹏的姥爷”“贾君鹏的姑妈”等网名前来调侃,形成异常庞大的“贾君鹏家庭”。不少好奇的网友甚至对帖子里提到的“贾君鹏”发动了“人肉搜索”,不过并没有得出非常明确的结论。

这一年,“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以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迅速蹿红网络,成为当年备受关注的网络流行语。然而,在这场网络大狂欢的背后,却暴露了看客精神控制人们注意焦点的端倪,难掩普通民众易被操控的网络现状。

此后,“人肉搜索”一度盛行网络。2012年,陈凯歌据此话题拍摄了电影《搜索》。高圆圆饰演的都市女白领因为确诊癌症而情绪低落,在公交车上拒绝给老人让座,被人挂上网络,引发了蝴蝶效应般的网络暴力事件,最终她顶着“妓女”“小三”的罪名,被逼到了生活的死角。

一场公共情绪的疯狂宣泄,最终却需要别人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与现如今的网络暴力事件不同,当时的“人肉搜索”虽然总是伴随着群情激奋的网民,但大家似乎只是想要“讨回公道”,试图为网络上的出格言行“纠偏”。

而随后几年,中文互联网迎来人肉搜索的网络暴力高发期,一件小事往往能引起巨大的网络声浪。电影《搜索》一语成谶,很快,相似的情节在现实中上演了。

2013年,一名女高中生在一家服装店逛街购物时被店主怀疑偷窃,店主把监控视频发在网上,称女孩是小偷,让大家“人肉搜索”她。很快,女孩的详细信息被曝光,被钉在了“偷窃”的耻辱柱上。仅仅一天以后,女孩不堪重负跳河自杀身亡。而直到她死后,也没有证据表明女孩曾有过偷窃行为。

有人因此尝到了“煽风点火”的“甜头”。再之后,“人肉搜索”行为逐渐扭曲与失控,从所谓的“伸张正义”一步步演变为恶意施暴行为,最终触及了法律底线。

2018年,四川德阳一位安姓女医生在车内吞服了五百片安眠药自杀,留下了8岁的女儿和爱她的老公。而这一切的起因,只因安医生夫妇曾在泳池与一名初中生及其家属常某由于一些“小磕碰”发生了争执。随后,丈夫“殴打男童”的视频被发布在网上,安医生夫妇姓名、单位、职务、免冠照片等信息被公开。常某不仅多次前往安医生夫妇单位要求开除两人,更在网上发布侮辱性评论,引导网民对安医生夫妇进行诋毁和谩骂,最终导致安医生自杀身亡。

随后,安医生丈夫将常某等人告上法庭。2021年8月,法院判决被告人常某等利用信息网络平台煽动网络暴力公然侮辱他人,致被害人安医生自杀身亡,情节严重,构成侮辱罪,常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网络社会的发达使人们发表看法的成本变得极低。当现实生活中的纠纷被暴露在线上的公域流量之中,大量裹挟着恶意信息的评论袭向受害者,他们往往势单力薄、不堪其扰,很快被大量恶语攻击推向极端。

2021年10月,主播“罗小猫猫子”在直播时被网友怂恿起哄喝下农药,甚至有人在她拿起农药一饮而尽后表示满意:“哈哈哈真喝了。”

最终,该主播抢救无效,不幸离世。消息传开,网上一片叹息之声,可当人群散去,喧闹的网络暂归平静,年轻的生命却从此定格,留在了充满恶意的昨天。

流量时代,网络暴力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首先,其发生的维度更广,常与一些新兴“文化”圈子绑定出现,比如“饭圈”就是网络暴力发生的重灾区。其次,其发生契机似乎更加随机。不问是非曲直、不顾法律道德,随着“带节奏”的舆论声浪步步高涨,让不明真相的网友深陷“乌合之众”的无意识旋涡。

总之,当今的网络暴力像一场无妄之灾,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循,每一位网民都有可能是下一个受害者。

网络暴力宛如一个黑洞,加害者隐匿于虚拟空间,取证与追责艰难;受害人则深陷其中,难以自证,导致巨大心理创伤,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甚至可能危及其生命安全。

从社会层面来说,隐匿在网络空间中拱火引战,是对社会公共秩序的践踏,也是对网络平台治理发起的公然挑战。



▲图源:人民日报

近年来,恶性网络暴力事件频发,中央网信办态度明确,结合每年开展的“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不断加强网络暴力治理力度。

去年11月,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要求网站平台建立网暴预警、保护、防扩散等治理机制,进一步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同时,依法从严处置处罚,强化网暴长效治理机制,以有效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维护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

近日,网信部门指导多家重点社交媒体平台发布防网暴指南手册,从风险提示、一键防护、私信保护、举报投诉等多个维度,帮助网民快速有效防范网暴侵害。后续,网信部门将持续督促网站平台切实履行网暴治理主体责任,定期发布网暴防治情况,及时曝光典型案例,坚决维护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

同时,伴随着社会面各方“反网暴”声音的呼吁,可以说打击网络暴力已经逐渐在舆论场上聚拢为一种共识。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整治网络暴力、营造良好网络生态提出建议提案,强烈呼吁加快出台网络暴力针对性立法。

3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国家网信办网络法治局局长李长喜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国家网信办将从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角度,进一步加大建章立制的力度,及时出台相关部门规章,并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研究,推动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强化对当事人的保护救济,及时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呼声。

网络暴力行为淹没公众理性、蚕食网络公序,但在各方携手与努力之下,也并非无解之题。抵制网络暴力不是一家之事,构建清朗的网络舆论空间,离不开全体网民的自律与携手。

西安市网信办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抵制网暴,西安市网信部门近几年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如认真落实上级网信部门部署,扎实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先后对拉踩引战、互撕谩骂、挑动对立、制造网络暴力的抖音账号“高考战神王老师”“正能量龙哥”持有人进行依法约谈,并对抖音账号“西安锤子哥”“艺东传媒”“西安老六”“贼西”“白鹿原刘增怂”“座山雕传媒”等低俗网红账号分别作出关闭账号、停止内容更新等处罚。

同时,抵制网暴,不仅需要涉网监管部门和平台携手并进,筑牢防网暴机制围墙,对网络不良行为强力整治,更需要广大群众在行动上的支持与配合。作为网民,我们一方面要把握自己的“言论边界”,要让自己表达意见有边界,在敲击键盘前,把握好自己的言语底线,不做“键盘侠”;另一方面要保护自己的“权利边界”,当遭受到网暴侵扰时,面对施暴人要保持冷静,保留证据,并且积极通过官方渠道向网信部门、公安部门等相关机构进行举报,勇于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使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网暴侵害。

此外,通过网络暴力的各种事件,我们不难发现,个人信息、数据等隐私的泄露是造成网暴影响力扩大的关键。因此,在国家不断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水平和数据安全水平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以防因信息泄露而遭遇恶意的信息骚扰。

抵制网络暴力,“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西安市网信办将严格执行上级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抓好网络安全检查工作,通过公示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渠道等方式,切实整治网暴行为,共建清朗网络家园。

当网络暴力只是个案,每个人都不应当是局外人;当“正义”逐渐失序,进而酿成暴力,将没有局外人。

主办: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管理委员会 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泾河大道中段产业孵化基地

邮编:713700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陕ICP备13003155号 网站标识码:6190000006 陕公网安备 6104230200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