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 | 立心天地为家国

      “天地作广厦,日月作灯塔。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这是西迁人用青春书写的大爱,用生命诠释的家国情怀。
      俯瞰西安交通大学。(资料图片)
      “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说:我已把我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在这个年代,如果有人在读到这段话时激情澎湃,那其中必定少不了西迁人。
      历史的推进从来都有迹可循。
      60多年前,数万名知识分子,在国家需要时,在时代选择中,背起行囊,毅然决然来到大西北,用激情、智慧、热血、汗水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生命赞歌。
      一批批西迁人、一代代奉献者,远离故乡、舍家别亲,不计名利、无问西东,挺起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坚毅不屈的脊梁。他们中有人建功立业、名垂青史,也有人默默无闻,将青春甚至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一段峥嵘岁月。
      西迁人的奋斗史,是一部共和国知识分子的英雄史诗,更是西迁人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壮阔历史中所熔铸的精神力量、信仰之光!
“厕所试验室”里造出姿控发动机
      1970年,067基地的厕所试验室里诞生了我国第一台姿态控制发动机,这个试验室试过的试验件有200多台次,试验总起动次数达十万次。(资料图片)
      又失败了!
      早上8点出发,花费12个小时安装设备、调试压力,可试验不到1秒钟,推力室爆炸、催化剂流“黑水”,傅永贵别提有多沮丧了。
      为了一台发动机,傅永贵不知道熬了多少个夜晚,走了多少里山路,在脑子里反复推演了多少回,在试验室里连续观察了多少天,可希望依然渺茫。
      会不会穷其一生,都研制不出来?
      1971年冬天。夜,已经很深了。凌晨3点才回家,35岁的傅永贵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披上棉衣,在屋内来回踱步。此时窗外寒风凛冽,刺骨的寒冷让傅永贵的思路格外清晰。他仿佛又回到了儿时的老家齐齐哈尔。
      那是1943年,傅永贵刚满7岁,父亲被抓去给日本人当劳工。那一天,母亲哭干了眼泪,拉着他们兄妹四人跪在雪地里不停地磕头。他们额头磕出了血,也没能留住父亲。要不是抗战胜利,父亲就有可能病死在工地,自己也许一辈子都要在颠沛流离中度过。
      有国才有家——没有人比傅永贵更能体会这五个字的深刻含义。
      傅永贵的任务,就是研制液体火箭姿态控制发动机(简称姿控发动机)。
      曾任067基地11所主任设计师、已82岁高龄的傅永贵。(资料图片)
      1965年,党中央发出要加强“三线建设”的指示,在陕西宝鸡凤县境内一条偏僻荒芜的、后来被称为红光沟的山沟里,一个集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生产和试验为一体的研制基地——067基地建成了。这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简称航天六院)的前身。
      今年已82岁高龄的傅永贵,曾任067基地11所主任设计师,是当时第一批“进沟”的技术人员。
      没有试验室、没有试验件、没有厂房,傅永贵和同伴们唯一拥有的,就是从北京带来的自己设计的两张姿控发动机图纸。
      困难,重重的困难,像沉重的大山,压在傅永贵他们的肩上。面对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屡败屡战。
      要想提高试验成功率,首先得有一个像样的试验室。傅永贵在红光沟里转了一天,终于有了“目标”。
      被傅永贵相中的,是一间新建不久的厕所。
      “啥,把厕所改成试验室?”同事王文秀听了直摇头。
      “厕所还是砖头盖的,比咱之前的草棚试验室好多了吧?!”傅永贵说。王文秀不吭声了。
      给领导汇报后,傅永贵和王文秀就一起动手,把粪池掏干,用河水清洗干净,将墙上的透气孔用砖头堵上。男厕所被当作工艺间,女厕所被改成测控间。中间的隔墙上打了一个洞,装上有机玻璃当作防爆观察窗。他们在顶棚铺上油毛毡,又在旁边搭了一个小棚子做介质间。这样,“厕所试验室”就改造好了。
      我国第一台姿控发动机,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研制成功的。当时,一位外国专家听说后感慨:“厕所里搞试验,这恐怕在世界航天史上也是奇迹。”
      这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这是一种信仰的光芒。西迁人,将个人奋斗与国家需要紧密相连。他们化身为绵延数千公里、深入大地的“根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默默付出、坚守。
为了这一刻一切付出都值了
      067基地发动机总装现场。张志敏摄(资料图片)
      1980年5月18日10时,酒泉导弹试验发射场向预定海域发射中国首枚远程洲际导弹。29分57秒后,弹头落于南太平洋预定海域,射程近万公里,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成为当时继美国、苏联之后第三个拥有洲际导弹的国家。傅永贵等人负责研制的姿控发动机,在这次试射中显示出良好的性能。弹头落点误差250米,远低于此前要求的2公里误差指标。
      发射成功的那一瞬间,傅永贵和同事们激动得热泪盈眶。为了这一刻,一切委屈、一切困难、一切付出都值了!他心中反复念叨着一句话:我没有辜负祖国的期望,我对得起祖国的信任和嘱托。
      当初,因为长期做试验,研制组的人身上全是氨气刺鼻的味儿。大家被熏得头昏脑涨、眼睛通红,隔不了多久就得出去休息一下。为了不熏到爱人和孩子,研制组的人每天下班后就在楼门口脱掉外衣,拿塑料桶罩着,用凉水把自己冲洗得没味道之后,才敢进家门。
      傅永贵夫妇。(资料图片)
      试验过程充满艰辛。研制组在经历了成千上万次的试验后,得出的结果却并不能令人满意。发动机热启动能持续5秒钟,可温度一下来,冷启动就不行了。经过认真观察和研究,他们发现是发动机的隔热出了问题。傅永贵和同事跑上海、去北京,一年中有半年都在外奔波,终于找到用毛细管进行连接的方法来解决隔热问题。
      每天途经红光沟的火车只有一列,只停3分钟。有一次去北京出差,由于人多,傅永贵好不容易挤进车厢,可包却卡住了。他使劲一拽,带子断了,包里的资料在车厢里散了一地。傅永贵心里突突直跳,这可都是比命还重要的国家机密文件呀。情急之中,他整个人趴在车厢地板上护住了资料。旅客还在往车厢里挤,有人踩着傅永贵的身子走了过去……直到人们都站定,他才忍着疼痛从地板上爬起来,把文件一一收好,数了数,一份不差,傅永贵的心里踏实了。
      在凤县红光沟,像傅永贵这样远离家乡、默默奉献的航天六院人还有近万名。他们在山沟里一待就是28年。若不是后来连发三次特大洪水,不得已迁到西安,他们可能就要在山沟里度过一生。
      这些航天六院科研人员把家国情怀融入辉煌的航天事业中,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筹建之初,他们搭草棚、住土房,喝冷水、啃干粮,逢山修路、遇水架桥。工作之中,他们通宵达旦、刻苦钻研。洪水来了,冲垮了厂房、淹没了设备,他们顾不上被淹的家,冲到厂房,用双手在泥石流里刨出设备,噙着泪水继续干……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古至今,这种一心为国、不计得失的家国情怀,从来都深切而热烈地激荡在知识分子心中。救国、报国、强国,这是中国知识分子薪火相传的使命担当,这是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交相辉映的华美乐章。
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
      在陕西,在西部,在各行各业,西迁人的故事还有很多——
      从上海到西安,大树西迁,谈何容易!而西迁的交通大学却没有落下一堂课、没有耽搁一次实验。
      当年作为独子的卢烈英,将老母亲托付给姐姐后,转身西行。他记得,许多交大人当时在上海都已经有了事业的根基、家庭的牵绊。西迁,就意味着放弃和从头来过。但他们中不少人将位于上海繁华地段的房产,无偿或低价交给国家,抛家舍业,向西出发。有的人不光自己踊跃报名,还动员大家庭里的成员,扶老携幼,举家西迁。
      “长安好,建设待支援,十万健儿湖海气,吴侬软语满街喧,何必忆江南!”这是当时交通大学老校医沈云扉西迁时写下的豪迈诗句。
      沈云扉是上海名医,西迁时已经66岁,是西迁中最年长的人。当时交大校长彭康劝他“年纪大了,就留在上海吧”,但是老先生执意随校西迁,还把自己上海的房子捐献给学校当作联络站,带着同为校医的侄儿、侄媳,毅然登上了西行的列车。
      西北工业大学年已98岁的工程力学教育家胡沛泉老先生。(资料图片)
      在西北工业大学,98岁的工程力学教授胡沛泉老先生仍然关心着国家大事。62年前,留美博士胡沛泉告别妻儿,只身来到西安,这一别就是一个甲子。老人说他有一个愿望,想把埋在无锡的妻子和两年前离世女儿的骨灰迁到西安。“我们一家三口,此前在一起的时间很短。我死后,希望我们能永远相守在西安,这是我一生不曾后悔来到的地方。”
      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87岁的王卓然老人。(资料图片)
      在宝鸡的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原秦川机床厂),许多人都听说过87岁的王卓然当年“换大米”的故事。
      1966年,王卓然举家从上海迁到宝鸡,山高路远他愿意,住着茅屋他愿意。可是孩子们因为吃不惯当地的饭食,拉着他的衣角问:“爸爸,什么时候可以吃上大米饭?”这时,他心疼了。他背着一袋面粉,周六一下班就赶到火车站,搭上最后一趟车,到站后在车站蹲半宿,等天亮坐第一趟渡船到对岸,再走8公里山路,到当地农民家里换大米。换一次大米,需要一天两夜,这艰辛里藏着满满的父爱。
      当年长岭机器厂建厂初期的建设场景。(资料图片)
      在陕西长岭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原长岭机器厂),年近90岁的李友仁老人戴着老花镜畅谈“创客空间”。他要努力追赶上时代的步伐,用自己的一生,为后人诠释何为“国”、何为“家”——国长兴,家永旺。
      ……
      西迁群体,不仅包括以傅永贵、沈云扉、胡沛泉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还包括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后勤基建工人、家属子女。他们是历史的缔造者,是这个时代最伟大、最可爱、最值得礼赞的人!
      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才有希望;一个国家,有拳拳赤子的担当,才能挺起脊梁。
      无论是航天六院科研人员在红光沟的坚守,还是西安交大、西工大师生献身西部的付出;无论是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研制国之重器的艰辛,还是当年秦川机床厂、汉江工具厂职工“事业为重求进取,胸怀朝阳往无前”的奉献,都源于这种永不磨灭的家国情怀。
      向西,向远方。重新翻阅这段跨越一个甲子的记忆,我们永远铭记。我们不仅要铭记,更要把这种风骨和精神,放在历史和未来中去体会、去传承,让西迁精神在新时代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主办: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管理委员会 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泾河大道中段产业孵化基地

邮编:713700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陕ICP备13003155号 网站标识码:6190000006 陕公网安备 61042302000131号